一、工业智能化转型下的核心驱动力
在复杂工业场景中,如何快速、精准地完成物体三维建模与尺寸检测,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这一过程的实现,离不开高性能工控计算机支撑。
作为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大脑”,工控计算机凭借其稳定性、多接口兼容性及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为机器视觉与三维扫描提供了可靠的硬件基础。
二、适用工控机推荐
产品型号:DT-610L-A785G2
1.性能:搭载Intel酷睿6代CPU,更大支持64G内存,能够高效处理三维扫描生成的海量点云数据。
2.扩展性:3个PCI插槽与4个PCIe插槽,可灵活接入三维扫描仪、工业相机及机器人控制卡。
3.高速传输:双千兆网口保障机器人指令与扫描数据的实时交互,6个USB3.0接口支持多设备并行连接。
4.工业级稳定性:6个串口兼容多种传感器,VGA+DVI*2接口适配高分辨率显示设备,满足7*24小时连续作业需求。
三、应用场景
1.机器人协同扫描
在汽车零部件、精密模具等场景中,东田工控机通过千兆网口与机器人通信,驱动机械臂携带3D相机变换姿态,精准覆盖物体表面扫描点位。
工控计算机实时接收扫描数据,并通过多线程计算快速拼接局部模型,最终生成完整三维模型。
2.高精度尺寸检测
完成建模后,工控计算机将扫描模型与原始CAD数字模型进行智能比对,通过算法识别毫米级尺寸偏差,并生成可视化报告,直观显示表面色差,助力产品质量追溯。
3.全流程自动化
传统建模需要人工进行多次干预,而该方案通过工控计算机集中控制扫描、数据融合及分析流程,提升单次建模效率。
四、技术优势
相较于普通商用PC,工控计算机在三维建模扫描场景中具备显著优势:
环境适应性:防尘、抗震动设计适应车间恶劣环境;
多设备协同:多个工业端口支持,可同时连接扫描仪、PLC及传感器;
长期维护性: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扩展,延长设备生命周期。
五、结语
在工业视觉与三维建模领域,东田工控计算机以强悍性能与灵活扩展,提升了自动化扫描检测的效率与精度,并将持续推动智能制造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演进。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