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背景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演进,汽车电子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算力挑战,某知名汽车电子及安全驾驶系统研发企业深耕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领域多年,其核心产品覆盖导航、ADAS(驾驶辅助系统)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近年来,该企业启动“高速领航算法应用”项目,目标实现车辆在高速场景下的自主变道、超车及复杂路况决策——要求系统具备毫秒级响应速度与海量数据实时处理能力。
二、痛点与需求分析
客户原来使用的是本地离线地图模式,传统ARM芯片+GPU的方案就可满足,但目前地图要升级为动态实时更新,并与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及深度学习推理等需求,企业亟需升级至更高性能的工控机计算平台。
痛点解析:
1.算力瓶颈:原有ARM架构CPU单核性能不足,难以应对动态地图更新所需的高频数据交互与复杂路径规划算法;
2.GPU扩展限制:GPU算力有限,无法高效支持神经网络加速与图像识别任务;
3.系统稳定性:车载环境对设备抗振、耐温及电磁兼容性提出严苛要求,传统方案难以兼顾高性能与可靠性。
三、东田推荐方案
产品型号:DTB-3012-Q370
产品优势:
(一)异构算力矩阵
1.CPU层:这是一款嵌入式无风扇工控机,搭载Intel 酷睿8/9代处理器,单核睿频达4.9GHz,多线程性能较ARM架构提升3倍以上,轻松应对动态地图增量更新、SLAM建图等高负载任务。
2.GPU层:可支持200W功耗独立显卡,提供更高16 TFLOPS浮点运算能力,加速车道线检测、障碍物分类等AI推理流程。
3.内存层:32GB DDR4大容量内存,保障多进程并发数据吞吐效率。
(二)工业级可靠性
1.宽温运行:-25℃~60℃工作温度范围,可确保高温环境下持续稳定输出。
2.抗震防尘:嵌入式无风扇工控机设计,有效抵御车载振动冲击。
3.冗余存储:双2.5英寸SATA接口,支持RAID配置,可保障地图数据与日志文件的安全存储。
(三)快速部署
1.操作系统:兼容Linux和Windows系统,快速适配迁移。
2.扩展接口丰富:1个PCI插槽+2个PCIe插槽,预留传感器接入通道。
3.紧凑尺寸设计:174.1mm*174mm*330mm机身,适配车载紧凑空间。
四、结语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向规模化商用迈进,这种深度融合AI加速与工业可靠性的工控机解决方案,将成为车企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基础设施,东田工控将持续迭代该领域的工控机设备,推动智能驾驶驶入新纪元。